一、青海省博物馆有几个部分?
青海省博物馆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藏传佛教文物、青海历史文化、民族艺术珍品、国际礼品、青海自然资源、古唐史料以及特展展厅。
藏传佛教文物部分展出了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和文化遗产,如唐卡、佛像和高僧法器等;青海历史文化部分集中展示了青海历史、文化和文物的发展演变历程;民族艺术珍品部分专门展示了青海各民族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等;国际礼品部分则展示了世界各国赠送给中国政府的珍贵礼品;青海自然资源部分展示了青海自然风光、生物多样性和地质特色等;古唐史料部分则展示了唐朝对青海的开发和统治历史等;而特展展厅则不定期推出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览。
二、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排名?
全国一级博物馆有204家。
第一名,北京,一级博物馆数量14家。
第二名,陕西,一级博物馆数量9家。
第三名,四川,一级博物馆数量8家。
第四名,江苏,一级博物馆数量7家。
第五名,广东、河南、山东、浙江,一级博物馆数量6家。
第六名,湖北、江西、福建、上海、黑龙江、辽宁,一级博物馆数量5家。
第七名,湖南,一级博物馆数量4家。
第八名,甘肃、重庆、吉林、山西、河北、天津,一级博物馆数量3家。
第九名,新疆、宁夏、云南、广西、安徽、内蒙古,一级博物馆数量2家。
第十名,青海,西藏,贵州,海南,一级博物馆数量1家。
三、青海有哪些博物馆?
1、青海省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4A景区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博物馆于1979年筹建,1986年9月26日正式建馆。是文博院馆类人文旅游景区,也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展出面积9146平方米。核心景观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传佛教艺术展》3个展览,曾获得第五届(2001~2002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提名奖。2017年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58号
2、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4A景区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建成于2006年,建筑总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惟一座反映藏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青海省对外开放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好范例。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整体结构共分三层。一、二层设有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藏药标本、天文历算、彩绘大观等六大展厅;负一层建有班智达藏艺展销精品城。各大展厅根据不同的展示内容,通过环境再现、唐卡雕塑、文物展示、高科技模拟等方式和手法,突出特点,各具风格,展示了中国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经二路36号
3、湟中县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
湟中县博物馆,在青海省湟中县城内,距青海著名寺院塔尔寺约一公里。建筑面积 1100多平方米。展品大部分为本县出土文物,其中重要展品有从该县卡约村出土的卡约文化彩陶,从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和釉彩品,还有从塔尔寺藏品中选出供展览的金属和陶瓷器物以及竹、木、美玉和象牙等各种不同质地的雕刻艺术品。展品大部分为本县出土文物,其中重要展品有从该县卡约村出土的卡约文化彩陶,从汉墓出土的丝织品和釉彩品。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和平路3号
4、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柳湾村柳湾遗址附近,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以展示彩陶文化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83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4万件,其中彩陶近2万件,主要反映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青海地区空前繁荣的彩陶文化,充分展示了我国彩陶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貌;是了解青海历史文化、研究甘青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欣赏远古人类文明的必去之处。
地址: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柳湾村柳湾遗址
5、海南州民族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前身为州群众艺术馆文化组,1962年开始举办展览对外展出,1986年6月,正式建立民族博物馆。隶属海南州文化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前身为州群众艺术馆文化组,1962年开始举办展览对外展出,1986年6月,正式建立民族博物馆。隶属海南州文化局。该馆馆舍为一幢新建楼房,与州电视台共同使用,其中博物馆占主楼三层,群楼一层半,面积1,070平方米。
地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青海湖南大街
6、互助土族自治县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
土族博物馆为中华民族园56个民族博物馆之一,按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由民间工匠,按土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于2007年建设,2008年4月正式开馆。土族博物馆由民居正房、东西偏房、煨桑炉、庭院、轮子秋、水磨坊等组成,规划成院落形式。并按当地生态环境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馆内外陈列,按土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展示。展品征集于青海省互助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三百年历史。
地址: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南街9号
7、黄南州民族博物馆
国家级博物馆
黄南州民族博物馆始建于1979年,时称“黄南州热贡艺术馆”。后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全州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点和艺术色彩的博物馆大楼,主要用于作品展出、收藏研究和艺术交流等。 民族博物馆内设9个展厅:文物厅、唐卡厅、雕刻厅、沙画厅、堆绣厅、曼唐厅、民俗厅等。展出类别有:铜、木、石、象牙、丝织品、陶器、瓷器、古籍善本及九大门类32个品种的历代热贡艺术精品等。现已成为集收藏、研究、展览为主体,门类较齐全的民族优秀文化展示基地。
地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青年大道
8、青海原子城纪念馆
原子城纪念馆,全称为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位于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原子城纪念馆在王洛宾音乐艺术馆东边,纪念馆前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称由张爱萍将军题写。馆前有座雕塑,据说呈现的是原子弹爆炸前的形态。
地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同宝路10号
9、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青海)
3A景区
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东路烈士陵园内。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7月,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市区凤凰山下,傍依南川河,风景秀丽。陵园由烈士群雕塑像、纪念碑、烈士墓、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组成。陵园门前有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群雕塑像,基座上刻着李先念同志的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园内最高处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墓西宁市人民政府早在1954年就挖掘收集了死难烈士的遗骨,安葬于陵园正中,并隆重集会进行公祭。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南川东路19号
10、青海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总投资1.2亿元,历时3年建成。博物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主场馆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每天可接待2000名参观者。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全方位介绍青藏高原自然生态内容博物馆的空白,成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生物园区经二路21号
四、青海藏文化博物馆真的值得去吗?
值得去。青海藏文化博物馆
是世界上唯一一座
全面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藏文化的
综合型博物馆。
馆内设有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史、中国藏族艺术彩绘大观、藏族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卡垫、服饰等专题展区,全方位展示了藏民族的悠久文化。
五、青海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1、舞蹈纹彩陶盆,国宝级文物,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描绘出了五千多年前河湟谷地先民的生活情态及文明样貌。
2、青铜时代早期最大的石磬 ——黄河磬王。代表了齐家文化在青海高原的发达程度,真实记录了五千年前的史前社会青海先民踏歌而舞的热烈场面和精神追求。
3、七星纹铜镜。属于齐家文化,为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有纹饰的青铜镜。
4、彩陶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最成熟的靴子的造型。乐都柳湾墓地出土,将所能确凿考证的鞋的历史推衍至三千年前。
5、铜鎏金观音菩萨造像,这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宫廷铸像,堪称明代金铜造像的典范,这是一座高达146厘米的铜观音像,整座雕像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是中国观音像里少数会表现观音身材的一尊。
6、汉代鸾凤铜熏炉盖,出土于青海西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只见一只鸾凤单足立于炉盖顶部,另一腿前曲,两翅奋起,尾翼平伸,曲颈灵动,羽翎飞扬,生动表现出凤鸟即将腾空跃起、展翅高飞的瞬间。此件器物为分铸合接而成,制作精美,是一件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的精品。
7、镶绿松石凤钗,出土于2018血渭一号墓。金钗用细金粟环绕出立凤边框,两支钗脚呈圆管状。凤鸟站在一支钗脚上,另一支钗脚从鸟胸前伸出。凤鸟双面全身均镶嵌绿松石,前脚跟部有一金环。虽历经千年,凤钗仍光彩夺目,灵动立体,令人叹绝。
8、金胡瓶
9、鋬指金杯
10、镶绿松石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