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有渡渡鸟的标本吗?
如今已经没有完整的标本了。
2005年10月,一个荷兰生物学家小组在毛里求斯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渡渡鸟遗址,并发现了大量不同年龄的渡渡鸟的骨骼,2005年12月,这些骨骼开始在荷兰莱顿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向公众展示。
在这之前,渡渡鸟的遗骨标本几乎已经绝迹。
爱尔兰都柏林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曾经有一个渡渡鸟的标本,这个标本最完整的两部分只剩下脚骨和头骨部分,其中头骨还包含有渡渡鸟身上唯一一块已知的软骨组织。
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中,曾经陈列有渡渡鸟最后一个完整的填充标本,可惜在1755年由于腐烂而被馆长下令焚毁了。侥幸保存下来的一块头骨和一块脚骨,现在仍陈列在该馆中。
二、莱顿瓶的作用及发明人?急急急急!
荷兰物理学家,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在1746年发明。
莱顿瓶的发明,为科学界提供了一种贮存电的有效方法,使物理学第一次有办法得到很多电荷,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莱顿瓶实际上是一个普通的电容器。若把它的外壁接地,而金属球连接到电荷源上,则在莱顿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会积聚起相当多的电荷。当莱顿瓶放电时可以通过相当大的电流。
%E8%8E%B1%E9%A1%BF%E7%93%B6
三、介绍伦勃朗
艺术大师伦勃朗简介
伦勃朗·马尔曼松·里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在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有九个孩子。
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斯特丹向历史画家拉斯特曼学画;1627年21岁时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雕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从40年代开始,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和版画,风格质朴。1661年是他作画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后就作画较少,结交了许多中下阶层的市民,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创造力达到顶峰。
伦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的一个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后不久去世,他和女仆住在一起,女仆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为此受到教会的正式谴责为“罪恶的生活”。由于他为了画画经常采购大量的衣物和绘画工具,从不计较财产,所以很快就到了破产的边缘。1669年他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葬在西教堂一个无名墓地中。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四、什么是“莱顿瓶”?
简单的说,莱顿瓶和我们今天的蓄电池没两样...
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由于它是在莱顿城发明的。所以叫做莱顿瓶,这就是最初的电容器莱顿瓶很快在欧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电学家们不仅利用它们作了大量的实验,而且做了大量的示范表演,有人用它来点燃酒精和火药。其中最壮观的是法国人诺莱特在巴黎一座大教堂前所作的表演,诺莱特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的表演,他让七百名修道士手拉手排成一行,队伍全长达900英尺(约275米)。然后,诺莱特让排头的修道士用手握住莱顿瓶,让排尾的握瓶的引线,一瞬间,七百名修道士,因受电击几乎同时跳起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口瞪目呆,诺莱特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向人们展示了电的巨大威力。
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慕欣勃罗克在做电学实验时,无意中把一个带了电的钉子掉进玻璃瓶里,他以为要不了多久,铁钉上所带的电就会很容易跑掉的,过了一会,他想把钉子取出来,可当他一只手拿起桌上的瓶子,另一只手刚碰到钉子时,突然感到有一种电击式的振动。这到底是铁钉上的电没有跑掉呢,还是自己的神经太过敏呢?于是,他又照着刚才的样子重复了好几次,而每次的实验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于是他非常高兴地得到一个结论:把带电的物体放在玻璃瓶子里,电就不会跑掉,这样就可把电储存起来。
莱顿瓶的发明使物理学第一次有办法得到很多电荷,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1746年,英国伦敦一名叫柯林森的物理学家,通过邮寄向美国费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赠送了一只莱顿瓶,并在信中向他介绍了使用方法,这直导致了1752年富兰克林著名 的费城实验。 他用风筝将天电引了下来,把天电收集到莱顿瓶中,从而弄明白了天电和地电原来是一回事。他肯定了“起储电作用的是瓶子本身”,“全部电荷是由玻璃本身储存着的。”富兰克林正确地指出了莱顿瓶的原理,后来人们发现,只要两个金属板中间隔一层绝缘体就可以做成电容器,而并不一定要做成像莱顿瓶那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