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美食那些?谢谢
上海十大美食:沧浪亭开洋葱油拌面,南翔小笼,鲜得来排骨年糕,老大房鲜肉月饼,小绍兴白斩鸡, 沈大成小馄饨,小杨生煎,枫泾丁蹄,王家沙糕团,城隍庙的鸽蛋圆子。
二、上海有啥好吃的?
上海汇聚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什么类型的都有。
以下介绍一些上海本地的美食:
上海特色小吃——
上海小笼、上海生煎包、荠菜大馄饨、三鲜小馄饨、油豆腐线粉汤、
开洋葱油拌面、蟹壳黄、两面黄、小绍兴鸡粥、小绍兴白斩鸡、
鲜得来排骨年糕、稻香村鸭肫干、海棠糕、城隍庙五香豆、上海梨膏糖
等等等等
上海名菜——
“青鱼下巴甩水”、“草头圈子”、“扣三丝”、“爆鳝背”、“虾子大乌参”、
“糟钵头”、“松江鲈鱼”、“枫泾丁蹄”、“桂花肉”、“八宝辣酱”、
“清水大闸蟹”、“毛蟹炒年糕”、“上海红烧肉”、“油爆虾”、“本帮熏鱼”
等等等等
三、求上海一些人气美食的地址~有没有谁能推荐一下呢?@sobar001
上海餐饮指南
上海各色餐馆林林总总,星罗棋布,有百年老店、中式菜馆、西式餐厅,也有连锁快餐店、大众化早点摊。
上海各帮风味流派纷呈,名菜荟萃,能品尝到上海菜、苏州菜、无锡菜、宁波菜、广州菜、北京菜、四川菜、安徽菜、福建菜、湖南菜、河南菜、山东菜、扬州菜、潮州菜、清真菜和素食菜等佳肴,还可以品尝到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美食。各地名厨云集上海,技艺精湛,擅长煮、蒸、煲、拌、烧、煸、炸、爆、炒、炖、焖、烩、煎、贴、熏、烤、炙、扣、烟、扒、泡、浸等数十种烹调方法。上海确确实实是美食家的乐园。
在餐饮业的发展中,上海不断出现了满足于一般消费层次的美食街。如云南路美食街、乍浦路美食街、黄河路美食街等,在这类美食街上有高、中、低档的各类饭店、饮食店,其风味小吃也形成网群。如:鲜得来排骨年糕、盛昌的桂花甜酒酿、双档面筋百页汤、小绍兴的白斩鸡、天乐村的三鲜馄饨……
上海主要食街
名 称 地 址 风 味 区域
云南路美食街 云南路近延安东路、金陵东路 各色小吃 黄浦区
黄河路美食街 黄河路近北京西路、南京西路 家常小酌 黄浦区
乍浦路美食街 乍浦路近海宁路、天潼路 家常小酌 虹口区
沪青平公路美食街 沪青平公路(318国道) 海鲜 闵行区
沪菜
沪菜即上海菜,是我国的主要地方风味菜之一。
由于上海本地菜(包括苏锡菜)与外地菜长期共存,相互影响,便在原本地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以上海和苏锡风味为主体并兼有各地风味的上海风味菜体系。上海菜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讲究选料新鲜。它选用四季时令蔬菜,鱼是以江浙两省产品为主,取活为上,一年四季都有活鱼供客选择,当场活杀烹制。
第二菜肴品种多,四季有别。
第三讲究烹调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上海菜原来以烧、蒸、煨、窝、炒并重,逐渐转为以烧、生煸、滑炒、蒸为主,其中以生煸、滑炒为最多特别善烹四季河鲜。
第四口味也有了很大变化。原来上海菜以浓汤、浓汗厚味为主,后来逐步变为卤汁适中,有清淡素雅,也有浓油赤酱,讲究鲜嫩、色调,鲜咸适口。特别是夏秋季节的糟味菜肴,香味浓郁,颇有特色。
如今,上海菜进一步具有选料新鲜、品质优良、刀工精细、制作考究、火候恰当、清淡素雅、咸鲜适中、口味多样、适应面广、风味独特等优点。其主要名菜有“青鱼下巴甩水”、“青鱼秃肺”、“腌川红烧圈子”、“生煸草头”、“白斩鸡”、“鸡骨酱”、“糟钵头”、“虾子大乌参”、“松江鲈鱼”、“枫泾丁蹄”等一二百种菜肴。
松江鲈鱼
相传松江四鳃鲈产于松江县城北秀野桥,后来虽然产地逐渐扩大,但秀野历来是四鳃鲈鱼贸易成交的中心。松江鲈鱼所以被视为鱼中珍品,是因为它肉质洁白肥嫩,无刺无腥,是野生鱼类中最鲜美、肥嫩的一种,它与长江鲁鱼、太湖银鱼、黄河鲤鱼并列为我国四大名鱼。松江秀野桥饭店曾以烹制四鳃鲈鱼出名,后来其它有名的饭店也有“红烧鲈鱼”、“清炖钙鱼汤”等菜肴供应。松江鲈鱼的营养价值在诸鱼之上,其颊部之肉及肝特别鲜美。鲈鱼的吃法一般有红烧、清蒸、氽汤、清烩或制鱼羹等。
虾子大乌参
海参是我国的一种名贵海产品。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南海都有出产,种类繁多。海参分为光在和刺参两类,营养价值都很高,含蛋白质达60%以上,均在鱼肉及蛋类之上,并具有滋补作用,历来是我国制菜的珍贵原料。在中外闻名的“满汉全席”中,“红烧大乌参”是大菜之一,它同燕窝、鱼翅等山珍海味,经常并列于各种宴席之一。
青鱼秃肺
“青鱼秃肺”是上海“老正兴”菜馆独创的冬令名菜,全国唯独上海才烹制供应。该菜纯用青鱼鱼肝制做,又嫩又肥,滋补功效大,历来深受中外顾客的喜爱。由于青鱼肝含有大量纯鱼肝油,成菜嫩而细腻,油而不腻,嫩如猪脑,常食补神明目、强身健体,故而闻名。到30年代就成为“老正兴”最著名的菜肴之一,每到秋冬季节顾客便慕名前往品尝。
竹笋鳝糊
上海最早是制作“红烧鳝段”,称“鳝大烤”,清朝后期出现了“清炒鳝糊”。不过当时吃的人少,并不出名。直到20年代初,上海菜馆根据沪上顾客喜欢食用时令菜的特点,每到春季,就在“清炒鳝糊”中加早春上市的嫩竹笋共烧,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更加鲜美清香,颇爱顾客欢迎。这样该菜就在上海地区盛行,几十年来成为当地春季的一道时令名菜。由于“清炒鳝糊”或“竹笋鳝糊”在制好后需要在鳝糊喑摁一个窝,放葱花、浇热油,上桌时滚油烫得葱花吱吱作响,故又称“响油鳝糊”。